所在位置:首页 > 院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专栏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报道之五】 戮力同心 做好患者救治的技术支撑 ——记战“疫”中的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省、市核心救治专家团队

来源: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0-03-22 10:27    浏览次数:1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报道之五

戮力同心 做好患者救治的技术支撑

——记战“疫”中的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省、市核心救治专家团队


“今天是个好日子,岳阳市所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清零!这样的成果与省市专家团队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在省卫健委医疗救治组专家凯旋欢送会上,副市长李为感慨地说。

历经48天全力以赴的努力,市一医院南院90名确诊住院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整个救治过程中,省市核心救治专家临危受命,逆行而上,义无反顾地战斗在最危险的前沿,穿行在隔离病房,守护在患者身边,谙熟每一名患者的病情并做出最优诊疗方案,精准研判病情,倾情救治患者,殚精竭虑,无私奉献,最终交出了住院患者“全治愈”、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优异答卷。

省级专家紧急驰援  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

“最艰难的时刻,总算过去了 !岳阳所有重症患者全部康复出院。”3月8日上午,市一医院南院最后一批确诊患者出院的现场,湘雅二医院急救危重医学科的彭再梅教授爽朗的话语里透着自信和乐观。1月30日以来,省卫健委先后向我市派出三批专家组,他们包括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潘濒华教授、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文朴教授、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煦教授、湘雅三医院院感科曾赛男教授、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彭再梅教授、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喻正科教授、湖南中医高专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周源教授、省中医药大学曹建雄教授、省脑科医院呼吸内科李娜主任医师、湖南中医高专附属医院蒋维主任护师、省脑科医院刘金凤主任护师等专家,支持岳阳疫情防控特别是危重症病例的救治。

到达市一医院南院之后,专家们便立刻投入战斗中。与医院医务人员对接,了解疫情情况、查看确诊患者病历、综合判断病情、指导危重症患者救治……专家们与定点救治医院抗疫医护人员同吃同住同查房,俨然成为医院的一员。为了帮助更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他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一天数十个电话,即便是到了深夜,也都会随叫随到。

“省级专家组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和我们并肩战斗,千方百计救治病患。”市卫健委副主任、市医疗救治组组长王耀平介绍,岳阳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人数居全省第二,而市一医院南院承担着全市大部分确诊病例、危重病例、复杂病例及高度疑似病例医疗救治工作,救治任务十分繁重。

2月28日晚八点多,天气十分寒冷,省专家组组长彭再梅教授刚刚回到住宿的宾馆,简单吃了个盒饭,又接到电话得知重症患者龙某某病情突然出现变化,发热,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彭教授连夜组织专家会诊,讨论病情变化原因,制订诊疗方案,直至深夜十一点多。3月3日,为了解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周煦教授、曾赛男教授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亲自进入隔离病房认真观察监测,冒着极大的感染风险,为患者行床旁纤支镜检查。

周源教授、曹建雄教授等第三批专家,从到岳阳起就驻守在医院,每天穿梭在发热门诊、病房与指挥部之间,进行现场查看、综合分析、实地指导,经常忙到盒饭都忘了吃。

2月13日凌晨,71岁的陈大爷突发剧烈胸腹痛。医院联合省、市专家会诊,并组织重症、心血管、消化、呼吸、普外科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讨论,顺利完成了湖南省首例新冠肺炎(重症)合并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

重症患者余某某患糖尿病多年,入院时就出现多器官衰竭。省市专家迅速拿出治疗方案:首先要确保患者病情不继续加重,马上开展实时监测,上床旁血氧、血气、床旁超声,上呼吸机……所有高端技术全部用上。随后,专家们一天一会诊,时刻关注病情发展,随时解决突发的紧急情况。经过十几天的努力,余某某终于逐渐好转出院;

43岁的李某某肾脏移植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祸不单行的是,免疫力低下的她,又感染了新冠肺炎。面对特殊的重症患者,专家组成员全力以赴,现场会诊,集体讨论,为她量身定制一整套治疗方案,并现场指导开展救治。医护人员将血滤机搬到床旁,24小时不间断的守护、监测、调整,终于换来了李某某的艰难康复;

整个治疗期间,专家组共计召开100多次多学科会诊例会,例行会诊确诊患者600余次;远程会诊56场次,远程会诊近200次,院内排查近2000次。

学科联动并肩作战  逆风留守站岗生命

自市一医院被确定为全市定点救治医院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完成感染病区的建设及精湛医护团队的抽调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包括呼吸、重症、急诊、感染、影像、检验等专家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会诊市级专家组,市一医院副院长夏伟瑜担任组长,医务科科长程晓叁任副组长,重症医学科指导主任张成烜、感染科主任李四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余定红、市医学影像中心副主任兼放射科主任周文明、急诊科主任易峰、儿科大主任廖祥福、市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兼精准医学中心主任龚燕飞等各学科精锐尽出,24小时值守,第一时间参与确诊患者的救治过程,与一线医生共同保障患者健康。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省医疗救治专家指导组作用,切实加强对全省确诊患者救治工作的科学指导,省、市专家协同合作,并肩作战,重症患者 “一人一方案”,制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加大会诊、巡诊力度,确保确诊病例救治规范有序。

1月19日,市一医院医务科科长、呼吸内科专家程晓叁接到市卫健委通知,带领市级专家组会诊病例。出于多次指挥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的敏感预判,当时他果断提出必须严格按甲类传染病要求,对病人和医护进行隔离处置。1月20日上午7点,他紧急抽调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专家组成岳阳第一支救治队伍,随着第一例确诊病人的收治,他就一同进驻了南院感染科,一呆就是四十多天。这四十多天里,程晓叁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他要参与每一个发热患者的甄别、处置;每一例住院患者的方案制定、调整,经常凌晨三四点还在会诊、讨论。大年初一,全国的诊治方案刚试行,他以敏锐的专业素养,从市疾控中心紧急调来抗病毒药物克力芝,让规范抗病毒治疗走在全省医院前列。

李四海身兼数职,既是感染病科主任,又是隔离病区医疗组长,还是市级救治专家,每天忙得停不下脚步,带领病区医护人员逆行而上。他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每天都要参加对病人的救治、会诊,还要负责隔离病房的全面协调、人员调度和思想工作。从1月21日到3月8日病区患者清零,整整48天,他天天坚守在一线,远离妻子女儿,舍弃行孝双亲,顶着颈椎病复发的疼痛坚守岗位。无畏艰辛,壮烈逆行,李四海只为兑现在选择感染医学事业时许下的承诺:“白衣为战袍,精医为我矛,不惧疫魔险,誓卫我父老”。

全国劳模、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成烜教授年近退休,疫情爆发后,他主动加入全市专家团队,从1月22日开始,他的足迹跑遍了全市各个县市区,每定点救治医院他每家至少去了两次,帮助开展人员培训,参加重症患者会诊查房,进行技术指导……张教授说:“和坚守在危险的隔离病房的年轻人相比,我只能算是发挥余热。”

1月22日,听到我市首例疑似患者入院的消息,刚从德国进修返院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韩钱鹏博士主动请战:“我是年轻人,身体素质好,又在重症医学科,专业对口,该我上!”当天,他穿上防护服走进了隔离病房。40多天来,他始终坚守在隔离病房确诊患者的身边……

救治组专家余定红,即使前一晚会诊到凌晨3点多,第二天还是一如既往正常工作,研判病情,确定诊疗方案。期间多次半夜下到平江、汨罗等地医院会诊。哪一个患者是重症,哪一个是普通型,每一个的感染原因,余定红都心中有数,而这背后,是他透支了的休息时间,“经常累的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周文明从年前一直到正月二十,将近一个月时间里,吃住在医院,家就在市区也没回过一次。不仅如此,作为市内影像学的专家,他还要负责县市区医院在影像方面的技术指导,而他即便再累,也是随叫随到,工作到深夜一两点是常事。

“我们虽然不接触病人,但这里是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开展核酸检测就像是在针尖上跳舞,容不得一丝差错。”精准医学中心主任龚燕飞从1月27日独立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开始,始终坚守在岗位,中心至今已检测筛查了8000余份新冠核酸检测样本,没有出现一例差错。

精准施策勇闯难关  集思广益屡创奇迹

“感谢省市专家想尽千方百计为孩子治好病!感谢所有的医生护士对宝宝的照顾!”2月25日上午,3个月大的晨晨在市一医院南院治愈出院,孩子的母亲衷心感谢医护人员的努力和付出。他是全省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3个月的患儿不会自述,相比成人更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以及支持治疗,合理用药也变得更为重要。如何着手治疗,成为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道难关。小晨晨的救治牵动着每一位专家、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李四海、韩钱鹏等多次为小晨晨治疗进行会诊,省市专家组精心研究后,确定为患儿采取干扰素雾化抗病毒和中药治疗两种措施齐头并进,每天用药的分量、时间、方式,都做了详细安排。短短11天,孩子的病情便得到控制,达到治愈出院的标准。

为加强病情预警评估,精科学准施策,在市一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每天都会开展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情讨论。重症患者病情不定,会诊专家也是随喊随到,常常室外是寒风呼啸的深夜,室内是热火朝天的讨论。单是为重症患者龙某某一人,这样的会诊就进行了17次,每一次讨论,都是多学科专家的集中智慧与病魔展开的生死较量。

武汉籍患者吴娭毑刚入院时十分恐慌,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善于沟通的普通内科李育兵主任进入隔离病房,为老人讲解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和老人聊天谈心,缓解她的压力,让老人慢慢接受病情并知晓能控能治。几天后,吴娭毑像变了一个人,不但积极配合治疗,还能乐观地劝导其他病友,逐步由重症转轻并顺利出院……

在省、市专家齐心协力的艰辛付出下,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全市7名重症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转轻;普通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月5日,经过2周夜以继日的守护,市一医院南院2名确诊患者成为全市首批出院患者;2月10日,首例重症患者吴某某治愈出院;2月13日,专家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全力配合成功完成全省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急诊手术;2月25日,湖南省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宝宝治愈出院;2月29日,湖南省首例新冠肺炎(重症)合并消化道穿孔患者治愈出院;3月8日,最后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持续激战48天,在省、市专家强力的技术支撑下,医护人员出色完成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实现了确诊患者“全治愈”、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