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警惕慢阻肺 关注肺功能

来源:岳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发布时间:2025-03-25 09:59    浏览次数:1

  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呈现出病人数多、致死率高的特点。

  慢阻肺的发病通常与吸烟、职业粉尘暴露、化学物质接触及遗传因素有关,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由于很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当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慢性咳嗽频繁等明显症状时,患者的肺功能可能已经比正常人降低了40%以上。因此,对慢阻肺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延缓肺功能下降和疾病进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肺功能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让医生了解肺功能状况,从而判断是否患有慢阻肺。因此,若年龄在40岁及以上,长期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及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等,如果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肺功能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那么,如何治疗慢阻肺呢?

  慢阻肺的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进入深冬,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因慢阻肺急性加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也明显增加。那么,慢阻肺患者如何通过合理的治疗实现稳定病情、避免加重的目的呢?

  一是坚持药物治疗,慢阻肺是慢性病,因此即使在稳定期,还是需要维持治疗。通过长期、合理地使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以有效维持肺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另外,可以使用止咳化痰的药物减少痰液滞留,预防急性加重。

  二是调整生活方式,首先要戒烟、戒烟、戒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平时也要避免接触二手烟、烟雾、粉尘等污染物,雾霾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其次要加强营养,遵循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两高一低”原则,多吃鸡蛋、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秋冬季节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痰液排出。最后要保持规律运动,天气晴朗、空气质量好的时候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等户外运动,而天气寒冷、空气质量差的时候,可居家进行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等锻炼。另外,坚持进行呼吸操、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康复锻炼可以较好改善肺功能。

  三是避免受凉感冒,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呼吸道感染。此外,建议慢阻肺患者每年9-10月接种流感或者肺炎疫苗,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